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《月光奏鸣曲》 (第2/2页)
。 我在慕尼黑时,家里有一台钢琴,父亲生前购置的。我在看到“数学与音乐在抽象方面的关联”后,开始尝试钢琴。我虽不精通,但会弹几首曲子。 我故意让敲击声恰好能传到他的方向,同时观察他的反应。 节奏果然吸引了他。他转过身,眼神锐利地投向我。我看清的他的长相。25岁左右,身高190,金发碧眼,高鼻梁,薄唇,脸型狭长。 “贝多芬在哭泣,”男人走近,声音带着一种受过教育的低沉磁性,与酒吧的嘈杂格格不入,“小姐,你的眼睛像北海的冰,您把这悲怆的曲子敲得……像是在计算节拍。” “音乐本就是流动的数学,先生。每一个音符都可以被频率和波长定义,每一个和弦背后都有严谨的几何结构。” 我停顿一下,观察到年轻男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兴趣,便适时地转移了话题。 经验告诉我,数学会中断话题,吓跑大多数人,而经验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统计学。 “不过,能听出是《月光奏鸣曲》,您的耳力很好。您是音乐家?” “一个业余爱好者,勉强摆弄小提琴。”他微微颔首,目光在我脸上审视,似乎想穿透那层成熟的妆容。“而您,对音乐和数学的见解很不寻常。很少有人,尤其是如此迷人的女士,会这样联想。” “哲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,数字支配着宇宙的和谐,无论是星体的运行,还是琴弦的振动。”我轻声说着,让自己的声线显得平稳。 “秩序与和谐……”男人似乎被这个词取悦了,他嘴角牵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,“那么,在这种寻求‘和谐’的场合,我能有幸请您喝一杯吗?香槟?或者威士忌?” “柠檬苏打水,谢谢。酒精会扰乱思维的清晰度。”思考是我此刻仅有的武器。 这个回答似乎让他有些意外,也添加了几分好奇。他为我点了单,然后自然地在我身边的空位坐下。“莱因哈德,”他自我介绍,没有提及姓氏,“从基尔港来。” “莱妮(Leni)”我报出假名。我的名字露娜并不多见。露娜来自拉丁语的月亮女神。这是隆美尔的妻子,露西·莫林起的。用我的真名太容易暴露了。 我心里印证了自己的判断。基尔港的海军军官。我与他聊着基尔的风景,聊着柏林与港口城市的不同,小心翼翼地避开个人经历,只围绕音乐、哲学和见闻展开。让他觉得我是一个聪慧、神秘且充满知性魅力的年轻女性。 他说到他有一个兄长,在柏林大学化学系。他来柏林除了休假,还有就是看望兄长。 时机差不多了。 当莱因哈德再次将目光落在我身上,属于军人的、带着占有欲的审视变得明显时,可以进入正题了。我迎上他的目光,毫不退缩,声音压得更低,确保只有我们能听见““莱因哈德先生,看来短暂的休假时光,您希望寻找一些……超越谈话的‘和谐’?” 莱因哈德挑眉,没有否认,眼神多了玩味的色彩。“你的直接让人欣赏。那么,代价呢?” “200马克。”我平静地说,目光直视他那双冰冷的蓝眼,“就在现在。我不喜欢事后不必要的纠缠。我不会在此刻离开,毕竟,计算可得,你的力量远大于我。” 莱因哈德凝视了我几秒,似乎在评估这具精心修饰的躯壳和里面灵魂的价值。随即,他短促地笑了一声,将200马克塞在了我的手心。 我起身,与他一同离开酒吧,前往附近装潢还算高档的酒店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