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幸团圆 (第2/2页)
他在饶州算是土皇帝,只要他娘准了,自然是想娶谁便娶谁。” 张缨翘着脚,坐没坐相,轻佻道:“依我看嘛,这符光多半为人还算正派——你且瞧这饶州城内热热闹闹便可知一二。薄情寡义者,又岂能爱民如子?” 然而,师杭却对此不置可否。她冷笑一声,不咸不淡道:“照你这般论断,古往今来的明君都该是痴情种了。” 恰好此时,车停了。师杭挑开帘子,先一步下了车。 符府虽不如元帅府威风气派,但也算得上是豪宅良邸了。绿玉引她们进府后,先是责令一干人等严守口风,而后便遣散仆从,一路脚步不停。 直到进了内院,众人才纷纷松了口气。 此处是绿玉的卧房,各类陈设瞧上去颇为雅致。绿玉亲自邀她们落座,又一一沏上了茶水,礼数万分周全。 四人间,由师杭出言介绍,相互认识了一番。因着都是年轻女子,饶是头回见面,大家却也觉得一见如故。 “您受苦了……” 这会儿没有外人,绿玉携了师杭的手不肯松开。望着姑娘愈加清减的面容,她又是心疼又是内疚道:“那日别后,您去了哪儿?怎么会跟孟元帅他……” 师杭心头一跳,默然间,两人切切相望,前尘过往尽在不言之中。 原来她已知晓了。师杭想了想,自觉无需讳言,便直截了当道:“我为孟开平所俘,去岁方才设法脱身。” 短短一句话,不知暗含了多少辛酸。绿玉听罢,心里百味杂陈,失神喃喃道:“他、他竟如此不堪……” 原来,绿玉与符光相见后,立刻请他派人前往徽州打探消息。结果出乎意料的是,探子们虽众说纷纭,但要紧的一点线索大都相同——徽州路总管小姐怕是落在了红巾军的孟元帅手里。 那时,符光还在全力同徐寿辉周旋,勉强固城坚守,无暇抽身援救。并且他同绿玉坦言,即使他亲往徽州,孟开平也压根不会搭理他—— “……我曾同那姓孟的交过两回手,非敌亦非友,谈不上什么交情。况此人十分傲气,素来目无下尘。若我屈身相求于他,他必定更无忌惮,绝不肯将师杭拱手让出。” 符光的话,几乎让绿玉心死。可她只能束手无策。除了静观其变,想不出旁的法子。 毕竟若离了符光,她手下无一兵一卒,连仅存的那一线希望都不会有。最可靠的路子,便是寄希望于符光能在这纷乱局面中站稳脚跟,多打几场威名远扬的胜仗才好。 然而事与愿违,符光并没有那样强的本领能抗衡得了各方压迫。饶州最终还是降了,符光不得不受徐部所辖,更无可能向徽州发兵。而作为红巾军的敌对势力,符光躲着孟开平走还来不及,实在不敢主动寻上门去。 后来,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,饶州也在动乱间频繁易手,民不聊生。 符光明白,陈友谅绝非良主,恰逢此时陈部于龙湾大败,红巾军来攻,领兵的统帅又刚巧正是那孟开平,真可谓是天赐良机。 就这样,符光同下属们细细商议罢了,连夜遣使传信与孟开平,言说要与他当面议和。 孟开平果然是个爽快人,当夜,在城外一处僻静地,二人皆单枪匹马赴了约,而后则彻夜点灯长谈。 回时,符光惆怅叹惋道:“师杭应当早没了踪迹。我有意旁敲侧击几句,却只探出他至今独身,未曾娶妻也无妾室。你说,若师杭仍在孟开平手中,那以她的出身与气性,总不该没有半点名分罢?” 如此说来,便只有三种可能:死了、失踪了、受欺辱了。 以上不论哪一种,都教绿玉气愤不已。然而,还不待她出言,符光又道:“但抛开此事不谈,我认为双方议和会是个好选择。我观那孟开平气度实在不凡,相较于数年前一见,此人愈发浑厚老练了。有他纵横鄱阳一片,饶州必定无虞矣。” “……抛开此事不谈?” 绿玉闻言急火攻心,脱口而出道:“怎能抛开不谈?总归我不能够!” “姑娘她下落不明,生死难料,说不准此人便是害她性命的凶手!符光,你已降了两回了,事不过三,难道你就不怕百年之后为人所不耻吗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