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天被德国军官叔叔SP是种什么体验?_海因里希(男主视角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海因里希(男主视角) (第3/3页)

弯弯绕绕的算计,实则打开一看,里头只竖着一面飘扬的旗帜。

    “海因里希,你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指挥官,军队里最需要像你这样纯粹的家伙。”外公说。

    他曾引以为豪,如今只觉得傻的可怜。他欠奥古一个道歉,他早该听他的话,回后方当一个完美的吉祥物。

    反正一切原本就没有意义。

    只是当他意识到时,一切已经太迟。

    他当然可以回去,无论是以当时的军功、受的伤,还是叔父们的关系,都有无数个光荣回到后方的理由。

    可他回不去了……

    灵魂既已熄灭,rou体便只是一个多余的累赘,成为一件报废的战争垃圾,永远留在那边充满罪恶的土地上,便是他最好的归宿。

    那么至少,他还能哄骗自己,他是光荣地死去……

    盟军的部队越来越靠近,法肯豪森上将和几位重要的苏联战俘相继被转移走。最后的那几天,隔壁营区彻夜未眠地运作,一辆辆满的卡车送出去,空的车厢运回来。党卫军的手电筒在营区内来回地扫射,生怕错过一个漏网之鱼。

    人群的吵杂和间歇的枪击声反倒显得这边格外安静。半夜的时候,一个小兵趁乱跑过来打开他的房锁,又一声不吭地跑了。那道身影看起来有些熟悉,海因里希坐起来,但人早没了影,于是他继续躺回床上,吹着口哨数绵羊。

    清晨的时候,外头彻底没了声音。地板在震,轰隆隆——是坦克碾压在大地上的声音。

    旁边接连传来房门被踹开的声响,终于轮到他这里,美国兵朝他举起枪,勒令他站起来,手举高,用眼神上下扫射他过后,一惊一乍地朝门外大喊,

    “报告长官!!这里还关着个德国佬!!”

    达濠集中营解放,海因里希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隔壁关押的囚犯———最后一批躲过消除夜的幸运儿。

    坦白说,那不能称为是人,更像是一个个缓慢移动的骷髅,空洞的眼睛里既没有恨,也没有喜悦,什么都没有。

    而就在集中营解放的第二天,1945年4月30日,元首在地堡自杀。听到这个消息的海因里希波澜不惊地应付着美国人的审问,因为担着“叛国”罪,他反倒成了对方眼中有良知的“反纳粹英雄”。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这么想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俾斯曼上校作为长期在东线作战的高级军官,一定对苏军了如指掌,于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中,美国人像磨豆腐似的对他审问了好几个月,甚至还让记者参与“访谈”,最后于1946年初,迫于《雅尔塔协定》将他转交给苏方。

    海因里希一路辗转至多个关押点,最终被押送回苏联境内。

    与美国人一样,苏联人同样看中他身上的故事,虽然很明显审判他的苏联人对他这类人嗤之以鼻,认为他们不过是德国面临战败下企图撇清关系的投机份子,可奈何上边需要这样的政治名片。

    无奈对面冥顽不灵,一问便跟无赖似的指着自己的耳朵,

    “对不起,听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抱歉,听不懂俄语。”

    抛出的诱惑都被一一丢了回来,终于让苏联人耐心耗尽。

    他们可没有签署《日内瓦公约》,呵呵,对付作恶多端还与美国人有深入联系的纳粹份子他们从不会客气!这正合苏联上校的心意,在他看来,没有一个德国人是无辜的,所有德国人都应该为他牺牲的同胞们付出血的代价!

    长时间的站立、寒冷、饥饿、睡眠剥夺是家常便饭,水刑、电击更是常见项目,当然还少不了美人计,两个妖精似的美人轮番在他身上扭、摸,大胸脯在脸上蹭来蹭去,刑凳上的男人愣是没有半点回应。

    宝贝,他好像遇到了大问题。俾斯曼先生终于在持续的酷刑下首次流露出恐惧和担忧。

    等海因里希再次醒来,人已经快接近北极圈。冷风呼啦啦地往脸上刮,地上的人却没有半点反应,没办法,他脸上少说挨了几十个拳头,这会儿脑袋晕乎乎地跟喝了十几瓶烈酒没有区别,耳朵更是痛的连风声都听不清。

    他微弱地喘着气,心想上帝也该接他走了吧?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